close
entre_les_murs_ver2.jpg
導演:Laurent Cantet
出品:法國 / 2008
撰文/Howard Yang 


法國中生代導演羅宏•康特(Laurent Cantet)執導的《我和我的小鬼們》(Entre les murs)展現了一種迥異於台灣校園的教育情境,電影裡的初中小鬼上課時激辯對峙,爭相舉手發言、挑戰師長權威,大辣辣地質疑教學內容,甚至懷疑他的性傾向;而老師也不是省油的燈,總能四兩撥千金地用言語機鋒、諧謔幽默與學生應對,並且在一團混亂中,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發言,啟動教室內民主式的多元對話,顛覆了單向的權威式教導。

本名法文原名Entre Les Murs乃是「圍牆之間」,意指被牆面所劃分出的教室,與密閉空間中迴旋拉扯的對話張力,劇情描寫理想化的法文老師佛杭蘇瓦(François),在教室中試圖與學生進行對話,卻又頻頻遭受挑釁與責難的過程。他必須在個人尊嚴、謹守師道的分際間步步為營;另外還得應付難纏的家長與同事們,腹背受敵;在教務會議中,他主張愛的教育、力保學生,卻又在不經意間,與自家班上的小鬼們擦槍走火、爆發衝突。

學生中有不少馬利、摩洛哥等北非移民, 甚至是中國偷渡客的小孩,可說是真實巴黎的多元族群縮影,讓本片增添了與現實對話的厚度,令人意外的是,導演對族裔衝突與困境可說是輕描淡寫、不著痕跡,但角色對話的語氣,師生乃至家長間互動的肢體神態,卻又將社會的肌理紮紮實實地寫入全片基調中。無怪乎本片在2008的坎城影展擊敗科林伊斯威特、達頓兄弟、溫德斯、史蒂芬索德柏等國際大導,勇奪第金棕櫚大獎,評審團主席西恩潘(Sean Penn)更用了三個「神!」(Magi!)盛讚本片的人道精神。(本片亦是法國繼《惡魔天空下》(Under Satan's Sun),睽違金棕櫚21年後,再度掄元的法語電影,當地傳媒、觀眾對本片盛讚如潮,叫好叫座,並代表法國入圍2009奧斯卡最佳外語片。)打破奇蹟式的校園神話

entre_les_murs_1.jpg
美式的校園戲劇(school drama)大多會將師生間的對立與權力關係加以激化,再烘托出英雄教師的對抗迂腐校方體制的勇氣,並以愛的教育感化學生,將故事導向諒解、接納與救贖,一方面破除了刻板、僵化的「師道」形象,而原先冥頑不靈的學生也回到社會正軌、成長蛻變。從羅賓˙威廉斯的《春風化雨》(Dead Poet Society,1989)、蜜雪兒˙菲佛的《危險遊戲》(Dangerous Minds,1995)、到近年的《放牛班的春天》(Les Choristes,2004)、《街頭日記》(Freedom Writers,2007),皆不斷以此類感人通俗劇公式,演示教育體系拯救學生的神話,彷彿透過個體的犧牲、奮鬥,便可超越體制的沉重桎梏。 然而現實中,學校仍透過形式化的規訓技術、便宜行事的紀律指導,築起一座座冷漠的高牆,阻絕了師生間的溝通;課堂宛如一個荒謬的儀式、虛擬的舞台,儘管眾人渴盼著春風化雨的開導、英雄教師的救贖,並信仰著教育公平與機會平等,但現實世界的沉痾、社會上種族與階級的矛盾,仍不斷自牆縫外圍不斷滲入,難以被隔絕於圍牆之外。

Entre%20les%20murs%201.jpg
《我》片中的校方並非唯利是圖的迂腐官僚,學生也不是乖逆張狂、嗑藥持械的不良少年,師長更非帶領學生衝破體制的萬能神人,強大到可解決學生的家庭與社會問題;本片將教育工作者呈現為有愛心、有理想,卻也有瑕疵的平凡人,儘管他們不時流露自省的理性態度,但歧見紛雜的會議中,卻又很難真正推動變革,只能任課堂上的緊張氣氛升溫。當學生不斷擾亂秩序、唱反調,老師在講檯上除了教學,又被迫得為個人尊嚴辯護,並在民主對話中又要維持師長權威,陷入難解的矛盾,此複雜一情境中,導演未將師生置於非黑即白的光譜,強迫其激情演出,而是細緻述寫出人性的複雜。

精湛的素人表演與寫實鏡頭調度

本片由佛杭蘇瓦.貝加度(François Bégaudeau)的同名原著小說改編,François擁有驚人的豐富經歷,曾在九零年代組過龐克樂團、出版過得獎文學小說、更為《電影筆記》、《花花公子》等知名刊物撰寫影評,而他本人亦擔任過十年的法語教師,本片原著便是根據他自身經驗所寫成的半自傳體小說。 佛杭蘇瓦以第一人稱的文學手法,詳實地去寫出他十年教學經驗中所觀察到的教育勇於嘗試的「麻辣鮮師」擔綱本片男主角,其在鏡頭前神采飛揚、妙語如珠,完全不見素人演員的生澀緊張,亦將角色矛盾處境詮釋得妥貼,成功演繹了本片靈魂人物。

entre_les_murs_cantet_18223.jpg
全片中沒有一個職業演員,導演在Françoise Dolto中學裡成立戲劇工作坊招攬師生,經由將近一學期的訓練、籌備,選出片中二十五位學生演員,組成片中那個充滿青春朝氣的班級;有趣的是,這群素人小演員並不僅是簡單地「演自己」而已,工作坊中有些人用本能演出角色,展現真我本性,卻也有許多學生演員充份發揮想像,塑造出和本人南轅北轍的分身,例如:Frank Keita飾演了向老師嗆聲、滿身刺青的火爆小鬼Soulaymane,但導演說他本人其實意外地溫文低調、謙恭有禮,與銀幕形象差距甚大;而另一位身著哥德式搖滾的暗黑系學生Arthur,本人也完全不走龐克路線,直到開拍時穿上一身哥德風衣著,才鬼上身似地成功演出片中那位陰沉的男孩。

影像風格上,全片採用三台高畫質的HD攝影機同時作業,小小的教室裡塞滿了攝影師、錄音師、場記等工作人員,努力捕捉著教室中對話時最真實的自然反應,現場宛若新聞紀錄片般即興自然;事實上,導演在事前和男主角與小鬼們對角色塑造、情節發展、關鍵台詞,做了相當縝密的前置討論與沙盤推演,但教室內的犀利辭鋒仍舊鮮活、毫不忸怩造作,證明了羅宏˙康特的寫實調度之細膩、深厚。

凝視圍牆之間

片尾一名喧鬧課堂中從未發言的黑人小女生,在期末的學習心得分享後 跑去找老師說她沒學到東西,什麼也沒搞懂,表面上她意指沒學會教材上提供的知識 但她不懂的其實是體制的荒誕,鏡頭轉到主角惶惑而心虛的神情上,這個問題,似乎連老師也不懂。

090306b.jpg
entre les murs,一間間被牆面隔開的教室裡不斷上演著一種弔詭的情境,人與人的情感交流,也被高牆阻隔而 溝通困難,在教育體制預先寫好的權力關係腳本下,熱情與關懷,一轉身就會被誤認為冷漠和虛偽;parler au mur,片中師生關係宛若對牆說話、對牛彈琴,好似孔子所云:「糞土之牆不可污也。」青少年的自我防衛,也成了個體碰撞間互斥的源由。 最後一場戲是教室外師生們踢足球,一派融洽的場景,而末段鏡頭切回教室 ,以 喧鬧歡笑的畫外音,搭配著空盪的課桌椅,予人多義、複雜的感受,彷彿這個舞台佈景般的教學場域,正等待上演下一學期的新卡司、新戲碼,而那些消失至鏡頭景框外、走出圍牆的人們又到哪去了呢?結尾拋出的這個深長空間凝視,令人沉吟低迴。

延伸閱讀:

1.《電影筆記》(Cahiers du Cinema) 導演專訪 / 影評人周星星中譯
http://blog.yam.com/jostar2/article/17529974
http://blog.yam.com/jostar2/article/17801073
http://blog.yam.com/jostar2/article/17928850
http://blog.yam.com/jostar2/article/17847430

2.《放映周報》導演專訪
http://www.funscreen.com.tw/head.asp?period=183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oward Y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